人物漫谈|不过赢了一场资格赛,“中国一哥”有什么值得夸的
你可能不知道斯诺克球坛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BIG MOMENT,但你不会不知道丁俊晖。
这么说,可能恰恰反映了中国网民对斯诺克这项运动与中国斯诺克一哥丁俊晖的认知。从2005年以外卡选手身份夺得中国公开赛冠军至今,过去这些年,丁俊晖几乎凭借一个人的影响力带动了斯诺克运动在中国的推广,悄然间,已经整整17年。
2007年,那个备受期待的中国神童,第一次跻身世锦赛正赛。截至北京时间13日凌晨,他连续16年获得世锦赛正赛资格。
世锦赛,就是那个BIG MOMENT。不仅是斯诺克球坛最具分量、最有故事性的赛事,长达17天的赛程,也很可能是国际体坛赛程最长、最折磨耐心的个人单项锦标赛之一。
那更是丁俊晖心中的BIG MOMENT。转入职业17年,排名赛冠军拿了14个,独缺一座世锦赛冠军奖杯。刚刚度过自己35岁生日的丁俊晖,又一次触摸到了大赛前的心跳。
过去一年,无疑是丁俊晖职业生涯最艰难的。
由于全球疫情的阻隔,丁俊晖的训练极不系统,参赛数量一再减少,即便匆忙亮相,也免不了一轮游。曾经一度,他甚至长时间无法战胜世界排名前16的任何一名选手。
灾难性的表现并非突如其来,只是在过去这一年变得更糟而已。
2000年出生的颜丙涛、1998年出生的赵心童在过去几年中脱颖而出,相继夺得大师赛、英锦赛这样的重大赛事冠军,多少让丁俊晖避开了媒体的过度关注,但另一方面,也让世界排名不断下滑的丁俊晖,从“中国一哥”变成了“中国一哥们儿”。
赵心童世界排名高居第7,颜丙涛最后时刻守住前16,直接获得世锦赛正赛门票。丁俊晖世界排名则从赛季初的第10位急坠至第30位,世锦赛之旅,他不得不从资格赛开始打。
在战胜儿时伙伴田鹏飞进入资格赛晋级轮之后,丁俊晖遇上了现年46岁的业余选手大卫·利里。
由于中英文翻译的差异,晋级轮又被称为“审判日”,能不能杀进正赛,就在一场19局10胜的长局制比赛后见分晓。
永远不要预测一场斯诺克比赛,特别是丁俊晖的比赛。
丁俊晖高开低走,从2比0领先到4比7落后,对于几乎就要到赛点。这段时间以来一直试图在球台上呈现自己强势进攻的丁俊晖,突然改变节奏,和大卫·利里周旋起来。
谁曾想到,这招却收到奇效。丁俊晖连下6局,10比7逆转对手。
接下来最让人期待的事情,是4月14日的正赛抽签。由于丧失了种子资格,丁俊晖将在世锦赛首轮直面前16强。对手可能是如日中天的尼尔-罗伯逊,可能是老当益壮的奥沙利文,也可能遇上中国同胞赵心童或颜丙涛。
除了初入职业赛场那几年,丁俊晖在2016年也曾因为跌出前16而不得不从资格赛开始打。那一年,他杀入了最终的决赛,最终惜败巅峰时期的马克·塞尔比。
“他总有一天会成为世界冠军!”无数人给出过这样的赞美,从他18岁,直到35岁。
世界台坛高手如云,有人天赋异禀,有人勤勉自律,有人果敢决断,有人鸡贼无比。
没有人能做到以上全部几点,丁俊晖也不能。
论天赋,能让历史第一人奥沙利文侧目的,丁俊晖是寥寥数人之一。
论勤奋,出道前广东地下室里一天十多小时的苦练,“童子功”几人能敌。直到现在,丁俊晖的站姿、出杆、控球,都是教科书级别的。
论决断力,曾经一度,他的决胜局胜率高居世界第一。
2016年那场世锦赛决赛,或许反映了丁俊晖技战术环节最大短板——战术单一,一味追求完美控球,应变能力不强,容易被人带节奏——典型的“单纯BOY”。
身体上的小缺陷,也成为人们诟病的谈资。不论哪座赛场的摄像师总是会捕捉到丁俊晖右眼皮跳动的特写镜头。医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眼睑震颤”,诱因包括疲劳、紧张等。另据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证实,丁俊晖的眼疾需服用维生素B12。丁俊晖在比赛中的眼皮跳动,应该是比赛中紧张焦虑所导致。
在与大卫·利里比赛的紧张时刻,丁俊晖的眼皮又一次跳了起来。
不过这一次,他适时调整了战术,扭转了不利局面。全场比赛,丁俊晖平均出杆用时超过了25秒,大大高于其赛季平均出杆用时(20秒)。换言之,丁俊晖用自己并不惯用的战术和节奏,赢得了比赛。
必须强调的是:这场职业高手与业余球手的比赛之所以值得被讨论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卫·利里完全打出了一名职业球手的水准,而并不是丁俊晖的发挥有多糟糕。
诡异的是,当局势重新回到丁俊晖手中时,他的眼皮也停止了跳动。
“世锦赛是长局制,并不一定是打得更好的一方赢得比赛。改变策略或打法,会间接影响比赛结果。”从18岁到35岁,印象中这几乎是人们第一次听到丁俊晖给出这样的比赛思路。
一场毫无悬念的比赛被打出了悬念,这很丁俊晖。
放下执念,乱中取胜,这很不丁俊晖。
无论如何,备受期待的丁俊晖重新回到了世锦赛正赛的序列。尽管他从未真正离开过。
北京时间4月16日,斯诺克球坛的BIG MOMENT,一年一度的世锦赛即将来临。还是那句话,千万别预测一场斯诺克比赛。
qs球速体育对于正在努力改变的丁俊晖,我们还是静静看着就好。
作者|陈普庄
熟悉乒坛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国乒名将王皓与张继科曾在三大赛(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的单打决赛中5次交手,结果王皓只赢了第1次,后面4次全都是获得亚军,所以许多球迷便称呼张继科为王皓的克星。不过王皓毕竟还是赢过张继科一次(2010年世界杯),所以还不算是完败。可有一个人却是王皓始终迈不过的坎,他曾...